紡服機械全球遷移路徑清晰。“衣食住行”是人類生活必需的剛性需求,兼具消費升級邏輯。紡織服裝機械作爲
紡織工業發展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産業,其發展一方面來自于全球紡織服裝需求的增長及品質的提升所帶來的行業增長,另一方面,紡織服裝及其配套的紡織服裝機械行業對成本要求極爲敏感,全球範圍内的性價比優勢變遷所帶來的産能遷移也能爲
紡織機械行業帶來結構性增長機遇。
縫制機械行業迎來市場化供給側改革。縫制機械全球市場空間近千億,可以細分爲工業縫紉機、家用縫紉機、刺繡機、縫前縫後設備以及縫紉機零部件。
随着縫制設備行業的市場化出清,以及下遊需求回暖,設備和庫存更新周期促使2016年下半年以來,縫制機械行業迎來轉機。2017年1-12月協會統計的行業百家整機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産值188.38億元,同比增長27.71%,累計生産縫制機械産品612.98萬台,同比增長23.86%。
縱觀縫制機械全球變遷曆史,無論在歐美、日韓、亞洲,都會經曆從行業分散發展,到成本壓力倒逼行業集中度迅速提升,最終成長出行業龍頭的階段,如美國的勝家、德國杜克普、日本兄弟、重機等。我們認爲,國内縫紉機械正在處于市占率快速提升,缺乏競争力企業市場出清階段。真正具備産能、技術、研發、渠道優勢的公司有望快速占據市場。工業縫紉機及裁床領域,我們看好傑克股份,刺繡機及特種機工控領域,我們看好大豪科技。
全球産能遷移爲紡織機械提供新機遇。紡紗行業是初級産品加工業,是成本敏感性行業。随着全球成本變遷,紡紗行業總體上經曆了從歐美到亞洲的遷移過程,并在亞洲内部經曆了從中國向東南亞、南亞、中亞的擴散過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将有利于新疆及中亞等地區紡織業的發展,從而帶動該些區域對紡織機械産品的采購需求。根據規劃,到2020年,新疆自治區棉紡産能達到1800萬紗錠。我們按照萬錠投資額2000萬計算,對應投資額約360億元,預計新增各類棉紡設備需求近百億元。